上篇跟大家分享了我在中國天津找到日商汽車工廠口譯實習的過程,下篇想跟大家分享我在工廠裡實習(玩耍)的所見所聞、中國日系汽車工廠當口譯的感想,以及大家可能會很好奇的工時、薪資、工廠環境等等資訊。最重要的是,待了三個月,日文能力真的會進步嗎?話不多說我們馬上進入正題吧!
實習口譯一天的生活?
首先,每天的Schedule如下:
- 8:45,上班
- 10:30:10-45,作業中場休息15分鐘
- 12:30-13:30,午休一小時
- 15:00-15:15,作業中場休息15分鐘
- 17:15,下班
基本上一整天扣除午休的總工時是7小時30分鐘,還不到八小時。但為什麼早上跟下午各有一小段的休息時間呢?因為在工廠裡工作其實是非常耗體力的,作業員基本上是站一整天重複同樣的操作,就算是非第一線的作業員(像是日方來中國出差的支援者,或是組長以上等級的人),基本上也必須到處巡視工廠運作的狀況,隨時有狀況都要去支援,能夠坐在辦公室進行文書處理的時間少之又少,所以有這兩段的中場休息時間。而剛好我實習的部門是體力作業比較多的部門,加上我負責協助口譯的日本大哥(以下稱他為T哥)是一位每當上班鐘聲一響,就會馬上對我說「R,走嗎?」的非常把握每分每秒上班時間的日本人。多虧T哥非常喜歡在工廠裡東看西看、到處找事做,加上有一個很愛把翻譯隨時帶在身邊的壞習慣,當時我去上班每天的走路步數絕對是一萬步起跳,十足的被迫運動XD
實習口譯的工作大致上是跟著日方的支援者在廠區走來走去,當日方支援者需要跟廠內工人溝通時,就會請翻譯幫忙。而我的部門是「裝焊」(日文的ボディー,也就是英文的Body),白話說明就是將車子的鐵板、零件,全部拼接在一起的部門,台灣的說法應該是「焊接」。焊接部門的工作有很多時候都在計較車子焊上去的那0.幾公分差,因為若是在這裡差了一點點,到後續塗裝完,裝上內裝、玻璃之類的,落差會越來越大,最後就有可能變成一台不符標準的車子而被報廢。因此在這個部門最重視的就是焊接的誤差,必須要非常精準才行。T哥因為經驗老到,有時光用看的就可以看出誤差,也很清楚知道應該要怎麼修。據他本人驕傲的說他在日本帶的團隊曾經有比賽得過名的,至於具體是什麼比賽,由於我只記得他當時以一個炫耀的語氣分享這件事,讓我不知道該怎麼回應之外,其他完全不記得了XD
另外,早上9點會有朝會時間,由現地Staff(多是處理事務相關的人)以及工廠裡組長級以上的人、和日方的支援者一同開會。開會在廠中的一處空地進行,基本上是全程站著。由各區域的組長先報告,最後再由課長報告,報告完畢就各自回到工作崗位。朝會通常會有日文很好的現地Staff幫忙翻譯,但!是!現地Staff通常只幫忙翻課長級的人說的話,至於組長級的人他們是不翻譯的。而事事都想要了解的T哥,就很希望我在這時幫他翻譯,告訴他其他人報告了什麼事。但是我剛進去時對工廠、各區域的運作、工作內容都不理解,加上他們講的話是天!津!腔!又講得很快,我連聽懂都很吃力,更別說要翻譯了,所以我第一次、第二次都沒有成功翻出個毛,後來大哥大概覺得這件事對我來說太困難,就放棄逼迫我了XD
廠區環境?安全性?薪資?
「我在工廠工作」,當聽到這句話你會有什麼想像呢?是不是會覺得到處是機器,陰暗且危險、感覺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事故?一開始我對工廠的想像的確也並不是太正面,尤其一個人在外更容易胡思亂想。但真的到工廠走一遭,會發現現代工廠跟想像中的很不一樣。很幸運的是,我待的廠剛好是該廠區最新建好的廠,因此不僅天花板挑高,空間感也大,給人很明亮的感覺。我有去過同一廠區的其他廠,雖然不到非常破舊,但是相對陰暗老舊,空間也較小,會給人壓迫感,如果待久了感覺對身心都不太好(但據說在日本的工廠也是屬於比較舊、狹小和暗,好難想像每天在那樣的工廠工作的日子)。但不管是新廠還是舊廠,危險性都還是存在的。因此廠內會有一些必須遵守的安全措施,像是「指差確認」、「安全宣言」等等。所謂的指差確認是指當要從廠內規劃給人走的道路,進到可能會有機器運行的地方時,必須停下來先用手比左邊、比右邊、再比前方,確定安全後才可行進。另外比較危險的裝置也都會有安全鎖的設置,避免人為操作失誤。聽說真的有人因為誤入工作區域或操作不當而有工傷甚至喪命。(好可怕啊!)
我在進工廠之前對工廠有一另一個想像:「全自動化」。我原以為現代的技術已經進步到可以讓機器去完成所有步驟,沒想到,每個生產流程都還是需要一定(而且不少)的人力操作,也因此才需要日方的支援者來協助監督生產,確保每個機器都有被正確的使用。也是因為仍須人為操作,加上機器也不是每天都很聽話會乖乖的照指示運行,所以才會更需要溝通以利生產不被中斷。這也是為什麼會需要口譯的原因。
而口譯的薪資,因為網上都有明確指出,所以我也就開門見山的分享XD 我們一天的薪資是人民幣150。換算成台幣大概是650左右,是台灣法定一天的基本工資的一半左右。是不是覺得也太少了吧!這是血汗勞工嗎!不不各位啊,這個薪資在中國的實習來說已經是非常高的薪水了,一般公司平均實習的薪水區間大概是一天80-120人民幣之間,北京的公司(包括互聯網大公司)也都是這種薪水範圍喔。而且我們上下班因為有免費的班車,還可以節省交通費。午餐的話廠內有食堂,一餐15塊人民幣,可以吃很飽。

待了三個月,日文口說能力真的會變強嗎?
這個我必須很肯定地說:「會,絕對會」。當在場只有你一個翻譯,中方、日方都不會彼此的語言時,他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只有你,如果什麼都說不出來,場面會非常的尷尬,雙方就僵在那等你解釋給他們聽。所以,其實我在口譯時是完全管不了說得好或說不好,文法也很常被拋在腦後,翻譯當下想的只有「我要如何用最簡單明瞭的方式馬上翻譯給雙方聽得懂」,而且還要注意雙方的文化差異造成的講話習慣不同,有些話如果直翻的話,那肯定是要吵架的啊!(抱歉我對於幫忙翻譯吵架這種事一點興趣都沒有,所以有時我為了避免場面難看,會稍微修飾一下雙方的話XD)
另外,汽車相關的專有名詞也必須全部背起來,生產流程也必須稍微了解,才能聽懂他們在說什麼,聽懂了才能翻譯。一開始背單字真的是很痛苦,因為全是沒看過的單字,還有一堆零件、工具的名稱,就算背起來了,也不知道那個部品(零件)實際長什麼樣子。後來我自己上網查一查之後把圖片都載下來跟單字放在一起增加記憶(我是非常需要圖像記憶的類型),這個整理意外的得到T哥的好評,他好像覺得我很努力,雖然口說能力還不行,但是個有在努力的孩子😂,就對我滿好的,也一直鼓勵我有問題可以問,還教了我很多汽車相關的知識。雖然是一位嚴格的人但也非常關照下屬,從他身上我也學到很多對工作應有的態度。(我一開始進去真的什麼都不行啊,要聽懂日本人講的話,要聽懂天津腔,還要知道廠內大小零件的名字、生產流程,還需要用日文口譯,前一個月我真的覺得我超廢嗚嗚QQ 但是逆境使人成長茁壯,一個月後我在廠內就比較得心應手,還可以無聊時跟同樣沒事的工人聊個天哈哈)

結論
在工廠的生活非常有趣,除了因為時常會發生新的問題必須要解決,口譯內容就會有更多挑戰之外,工廠裡的大家也都對我非常好。可能因為我是台灣人,這個身份對廠內的人來說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稀有動物,加上台灣口音是一個一聽到就會秒被問「你從哪裡來的啊」的口音,而且對他們來說聽起來很「溫柔」,所以常常會有人來找我聊天哈哈,也因此我對天津人有更深的認識,得到了很多小知識XD 像是23歲還沒對象沒結婚,就已經是一個很老的年紀了(哭),甚至廠內大哥還想把他那有車有房的同事介紹給我,還說如果成了,記得送他一雙鞋子(在中國的習慣是媒人牽線成功要送鞋),我還真是哭笑不得。
也是因為有這次的經驗,我才知道日本人在工作上的思維模式、實際會用的說法,也才比較不怕講日文這件事。後來能順利進到現在的公司,我覺得也跟這次經驗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我們公司雖然沒有明說,但進來的人都是有在日本生活過至少半年的,所以我這個沒有在日本長時間生活過的人,能夠被錄取我猜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當年這個口譯實習的經驗。)
之後想來分享當了三個月實習口譯之後,我覺得不專業當口譯會需要的能力、以及我在當口譯時學到的事。(日本人的思考跟做事方式跟中國人大相徑庭,我每天都在夾縫中求生存XD)
如果你覺得文章還滿有趣的話,還請幫我多多分享~謝謝❤️
還沒看過上篇的人,可以去上篇看一下我如何找到中國實習的喔!
也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日商相關分享:
- 2020疫情下,我在一個月從台灣新創小公司轉到日商工作的面試經驗分享(上)
- 2020疫情下,我在一個月從台灣新創小公司轉到日商工作的面試經驗分享(下)
- 【日商觀察日記#1】5件我在日商感受到的職場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