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年第一篇文!大家~明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新年快樂!
抱歉12月的時候因為各種事情所以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沒有出文章跟大家分享,其實都已經排好要分享的主題了說QQ
2021年也想繼續在這邊分享我的日商生活和觀察給大家~還請大家多多關照!🙇♀️
12月是各種聚會的日子,不管是個人或是工作上,都是大家聚首聊聊、回顧這一年來的種種,並且對新一年的計畫稍做討論。而就在這個月,我第一次經歷陪我們日本主管去跟台灣客戶應酬的場合。對,沒錯,只有我跟他兩個人。(聽到我要單獨跟他出門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真的是非常惶恐啊!)
一般被台灣老闆帶去應酬,通常都是去認識客戶以及大長官,見見世面並且學習老闆們如何在酒席間邊吃飯邊與對方建立關係,為未來可能的合作關係鋪路。但陪日本主管去應酬,除了去認識人之外,更多的是需要身兼秘書和翻譯,在應酬的場子上幫日本主管解決所有可能因為語言不通造成的社交困難或心理不愉快,(而且在這同時還要自己想辦法社交),真的是比起普通的應酬,困難度高了千千萬萬倍,尤其我又幾乎沒參加過這種場合,加上是一隻出社會沒多久的小白兔,更是超級的社交苦手,這種活動真的是要整死我XD
跟大家稍微分享我參加完的最大感想:「台灣人的敬酒文化實在太!可!怕!」但這部分我們暫且先不談XD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在該應酬的場合下,久違的又當了一次翻譯的所感,並且結合兩年前我在當實習翻譯時的心得,給如果在工作上有機會要當日本人的翻譯,但沒有接受過專業翻譯訓練的人,一些我覺得可以事先有的心理準備。
1.大量的單字基礎

我先將我遇過的翻譯場景非常簡單大略的分成兩種:
✓ 正式(商業)場合:談正經事的會議或工作現場,會大量用到該產業的專有名詞。
✓ 社交(應酬)場合:除了偶爾的一些討論公事外,大多是在閒話家常,像是你家有幾個小孩、你來台灣多久、最喜歡台灣的什麼….之類的。
如果是在第一種,正式的討論事情的會議現場當翻譯,通常都是可以預知的。因此可以透過事先閱讀會議相關的資料以及預測討論的議題,事前準備一些可能會說到的專有名詞。舉例而言,因為我之前的實習地點是汽車工廠,因此在進去前就有收到5張以上、寫滿整張A4的前人流傳下來的單字表,上面都是實際在現場有被使用過的單字的中日對照。因為不知道他們何時會蹦出哪個詞,因此只能全部背下來。這種情況還算幸運,就像有準備範圍的考試一樣,就算是突如其來的追加題也不會超出範圍太多。(但說實在的全都是不熟的詞,實際要講的時候也是常常會忘記怎麼說,雖然事先可以背,但要用的流暢還是需要經驗累積)
而如果是第二種在社交應酬場合的翻譯,則非常非常吃平常的單字累積,因為真的是完全不知道他們會閒話家常到哪個國度去,尤其如果又喝酒開始講幹話的時候,那真的是什麼奇怪的話題都會出現,非常考驗平常的知識範圍。例如我陪日本主管去應酬的時候,對方忽然開始說各種他去過的日本地名,這種時候就很吃平常有沒有聽過日本地名的日文講法。另外也會有介紹台灣風土名情產物的話題,如果對方講出了非常台灣道地的東西,平常沒有特別去查日文講法,真的就是會死在現場。(不過如果真的不知道怎麼講,秉持翻譯就是要讓他們可以愉快的對話下去的最大原則,可以想辦法換句話說,詳細請見我第二點的舉例說明XD)
總之,為避免哪一天就忽然被抓去開會當翻譯或被抓去應酬,最好從平常開始就多累積很多有的沒的日文單字,讓自己能夠應付各種奇妙的話題。特別推薦多看一些稀奇古怪的日本綜藝節目,既能舒壓又能學習知識,還能累積日文單字,實在一舉數得XD(其實日劇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看劇日會花比較久時間,而且單字量和日常生活用到的頻率都不比綜藝節目的CP值高)
2.忘記單字?換句話說是你的好朋友

其實在當翻譯時,真的不是時時刻刻都可以馬上找到對應的詞(尤其是我這種沒受過專業訓練的),再加上中文博大精深,有些語句不一定會有對應的日文可以翻譯,這時候,換句話說(aka講幹話)的能力會拯救你於翻不出來的尷尬深淵。舉例而言,我就遇過對方說了一句「我們也有紹興酒喔」,然後期待日本主管聽到的反應。想當然爾日本主管當然聽不懂紹興酒是什麼,這時候在場所有人都看著我等我翻譯給他聽,但!是!紹興酒這種非常local的酒種,對我這種平常就已經不太了解酒的人來說,完全是超級大的坑啊!!!既不懂酒更沒有查過紹興酒要怎麼講,當下真的是崩潰死(超希望我大腦可以內建一個Google翻譯QQ),為了不讓這短短幾秒的尷尬持續下去,我只好翻譯成:「有比高粱更烈的酒」(高粱是有在日本主管的認知範圍的),而我們的日本主管也非常給面子的回應對方「有嗎?」對方很開心的說:「有喔~下次來再給你喝」,總算是有驚無險地度過這一難關。
翻譯時真的不是所有詞都可以在當下對照出一個最適當的詞並且說出來(要能做到真的非常吃經驗跟語彙量啊~)因此從完全的字詞翻譯,轉換成「意譯」就變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社交場合,作為翻譯最大的責任是不要因為語言不通讓雙方溝通出現障礙、場子乾掉,因此「想辦法讓雙方能夠順暢對話下去」就變成當下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不管怎樣,就想辦法轉出一個可以讓他們對話下去的翻譯就對了。(不過我後來查了一下才發現原來紹興酒並沒有比高梁烈呢,我這種隨口胡說不小心給了錯誤資訊真的是很不專業,雖然對話的節奏也很重要,但還是要盡量避免給錯誤的資訊,我為我的錯誤示範先道歉)。
3.說話對象的主客關係

這點想要討論的是在翻譯時的「用字」上的選擇。如大家所知,日文有千千萬萬種的敬語用法,必須根據說話雙方的關係決定使用的敬語程度,除了丁寧語外還有尊敬語和謙讓語,根據發言對象的不同決定使用抬高對方或是謙卑自己的講法。這對翻譯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啊!如果今天是合作夥伴邀請吃飯,則在這個場合,邀請者就是「主」,被邀請的我們則是「客」,加上是在商業場合,所以當對方對客人的我們說:「下次再來玩啊」,翻譯上就不能用比較日常的講法如:「また遊びに来てください」,而是必須換成像是「またお越しください」這種比較尊敬的講法。(這已經是我當下知道且能轉換說出的最尊敬的講法了,請各位大大高抬貴手不要鞭太大力🙇♀️ )
語言是拿來溝通的,而溝通是為了讓發聲的雙方都能夠表達自己的意見,進而達成共識或了解對方,因此在翻譯時也必須考量不同語言的文化脈絡以及用字遣詞習慣,以讓雙方在這場溝通上都能夠有好的體驗。我覺得翻譯有時候也必須同時照顧被譯者聽到這段話的心情,讓這場溝通能夠圓滿順利的結束。不過有時還是要看場合啦~如果吵架比較好的話,那就讓他們去吵吧(?)反正吵架也是一種溝通嘛XD
結論
我當年剛開始當翻譯實習的時候,第一個月真的是什麼都不行也講不出來,不僅單字背不起來,就連拿著單字表也不太知道怎麼講,更何況還有一堆汽車生產的知識要學,零件的名稱、出狀況時的對應詞彙等等,全部都是新的東西,要在短時間內瘋狂地往腦袋裡塞。當時讓我快速成長的一個很大原因大概是在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我就直接被拖去戰場越級打怪,反而升等的速度超級快XD 經歷過了第一個月常常尷尬地翻不出來的窘境後,我在工廠裡是待的越來越自在,還可以跟工人閒聊打屁XD
只能說翻譯除了將能準備的字彙量準備到一定程度外,剩下的就是平日的累積以及臨場反應的能力了。我到現在還是覺得翻譯真的非常燒腦,需要極高的專注力以及語言能力才有可能做好,真的很佩服所有專業的口譯員!不瞞大家說其實我到現在都還是有一個口譯夢,因為口譯可以學習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而且翻譯現場又很緊張刺激,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事情,如果不是我日文還是講得太爛、沒什麼文法觀念,不然我真的好想去當口譯啊~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講解關於專業翻譯會遇到的各種情況以及該如何對應的影片,希望能給大家正確的觀念,避免大家被我這種不專業分享給誤導XD
看看我平常練習口說能力的方法:
或是看看其他我的日商觀察分享:
- 【日商觀察日記#6】在日商的飲酒會是什麼樣子?6點飲酒會觀察分享
- 【日商觀察日記#4】想進日商?你必須要先有的5個心理準備(上)
- 在中國的日商汽車工廠當口譯是什麼感覺?天津日系汽車廠口譯實習經驗分享(上)